刘粹 偏执分裂位
克莱因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的研究的深远意义在于她打开了理解婴儿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这些早期心理历程支配着婴儿的内心活动,她提出的偏执分裂位和抑郁位两个位相转化的概念是对精神分析非常重要的贡献。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是性心理发展理论,他认为随着年龄的不同心理发展经历5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发展任务,由一条主线连接起来,这个主线是性,但是广义的性,不单指生殖器的性。从口欲期开始,之后像时钟一样,自然进入肛欲期,然后性蕾期、潜伏期等等,但克莱因不同,她用了Position这个术语,认为人的心理总是在偏执分裂位和抑郁位两个位相之间不停的转化,就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样。弗洛伊德的理论是静态的,克莱因的观点是动态的,非常灵活,不是阶段性的,也不同于退行,而是螺旋式发展,每个位相防御的结构上相同,两个位相不断转化,波浪式前进,不是在原地打转,而是在不断转化中进步的过程,也就是说从偏执分裂位进入抑郁位,再进入偏执分裂位已经不是原来的偏执分裂位了,已经有所不同,我们的一生就在两个位相间不断地转化。在临床情景中,在我们试图理解患者的时候,两个位相转化的概念非常的有用,它在我们给患者的治疗中带来了方向感,患者也是沿着这样的转化进步的。随着位相不断转化,治疗师的解释也是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是偏执分裂位。
关于偏执分裂位,克莱因说:从出生一开始,婴儿原始未发展的自我"分裂"了自己的体验,这是分裂的防御,分裂成"好的"、愉悦的体验和"坏的"、痛苦的体验。这些有力的防御是为了抵御偏执分裂位的核心焦虑,即死亡或者自我的崩解。那么,如何理解这段话呢?这需要我们尝试着去理解婴儿早期的心理活动。
在成人身上,我们在遇到很多事的时候,常常能够看出来一个人的安全感怎么样,有的人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有的人缺乏安全感,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这取决于一个人内部是否有一个足够稳定的内在好客体。那么,是什么让内在的安全感不足呢?问题的答案在于克莱因发现在极早期的婴儿身上有显著的攻击性和偏执状态。这些出现在极早期婴儿身上的状态,为内在世界的发展做好了准备。我们知道婴儿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客体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充满了愤怒与敌意,伴随着攻击性的撕咬和撕成碎片的幻想,那么这个内在世界就会受控于怀有敌意的内在客体,因而充满迫害性,缺乏安全感。
克莱因认为婴儿从出生以后,会逐渐形成潜意识的自我感,这个自我感的形成有赖于好体验和好客体。婴儿一出生即受到生死本能的驱使,他面对的第一个客体是母亲的乳房,他必须分裂自己的体验,因为他有对死亡的恐惧。母亲的乳房一方面被体验为理想的乳房,全好的,能够满足自己的全能幻想,这个时候他内化或者内射母亲作为好客体的体验,他要用尽所有方法来保护这个好客体的感觉,这样才能抵御原始的焦虑,也就是死亡或自我崩解的焦虑。另一方面这种死亡的焦虑也使婴儿把母亲的乳房分裂成一个全坏的乳房,相应的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坏客体,创造了一个敌对的,迫害性的客体关系模型,大部分婴儿都摆动在极度兴奋与极度恐惧的状态之间,然后经过整合进入抑郁位。在婴儿的幻想中,当这个乳房是全坏的,他的破坏性冲动会导向这个坏客体,会有口腔施虐的冲动和肛门施虐的冲动,这两种施虐的冲动引发了婴儿被害的恐惧,可能还有惧怕被毒害或者被吞噬的恐惧,这些普遍存在于生命的头几个月的现象,以后是精神病的固着点,可以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看到。他恐惧这个坏乳房会迫害自己,威胁自己的生命,同时也恐惧自己会摧毁这个坏乳房。所以,在这个阶段,婴儿相信存在两个不同的人,实际上是部分的人,一个坏的和一个好的,内在对应一个好我和一个坏我,自我的体验也分裂了。这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克莱因说的那段话。这个观点提出以后曾经引起过非常大的争议,比如有人说克莱因认为刚出生的婴儿是精神病人,有人不能接受天真无邪的孩子内心里是这样的,等等,后来克莱因的观点还是被广泛接受了。在文学及影视作品里,我们看到的吸血鬼,食人族等等形象,可能与人类的这些早期体验有关。所以说,偏执分裂位的焦虑是原始性焦虑,也就是迫害焦虑和生存焦虑,带有精神病特质。偏执分裂位的防御是原始防御,包括分裂、投射认同、理想化和否认。
概况起来说,偏执分裂位包含了一套焦虑和相互关联的防御体系,它主要的焦虑具备偏执的本质,主导的防御机制具备分裂的本质。这一心位从婴儿期开始运行,通常在出生后的1-3个月,在这里机制是指对幻想更加抽象与概括性的描述,幻想是机制的心理内容。这里的幻想是指潜意识幻想,现实中的幻想我们可以用想象。
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分裂和投射认同这两种防御机制。
分裂:所有防御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全能幻想,这样才能把好的客体保护下来。在头三个月的无意识幻想阶段,婴儿必须积累好的客体关系,这样才能够在以后更好地抵御分离反应。通过分裂,一个好的乳房能够满足自己,一个好客体的原形就摄入进来,全能感出来了。当乳房不在的时候,婴儿没有时间概念,不会感觉没有乳房,只是感受到一个坏乳房,在胃部破坏他,破坏的恐惧就出来了,坏的客体出现,婴儿就要赶快分裂,隔开,把坏乳房分裂出去,同时保护已经内化的好乳房,好乳房就是好的内核,分裂成功了,好的客体就保护下来了。分裂客体,也是分裂客体关系,婴儿整个内部空间都是好的客体关系,坏的分裂到外面,以此保证了生存。正常的分裂非常重要,婴儿原始的自我结构将混乱的经验分裂成好和坏,他必须组织这些混乱的经验,趋向整合。通过分裂朝向坏客体的破坏冲动,从而允许与好客体的好关系得以发展。这种类型的分裂可以在临床和婴儿观察中观察到,表现为理想化和迫害状态之间的交替。如果成功的话,自我被壮大到可以容忍矛盾的程度,然后分裂可以被减弱,迎来抑郁位。这个阶段的整合,虽然被理想化,扭曲了现实,但是发生在与好客体的关系中,可以被看做是抑郁位的初期形式。如果正常的分裂不能完成,也就是这一过程出现了异常,可能发生病理性碎裂,这是指过度的迫害焦虑,使个体感觉生存受到了威胁,进一步防御性破碎,分裂成了极小的碎片,通过暴力投射,导致怪异客体产生,这些客体通过疯狂的体验强化了患者的迫害,结果是强烈的恐惧,混沌和混乱的感觉,临床上可以观察到伴有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的极端恐慌状态,病人可以感受到细微的碎片感或奇怪体验,或幻觉。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很痛苦,处于精神病体验中,如果能有好的体验幸存,病人能够重新再回到好的感受中。
另一个重要的防御机制是投射认同:分裂完成后,马上就投射出去,这里要注意,克莱因的理论是空间理论,有内外的空间。比如母婴微笑互动,妈妈喂奶时凝视婴儿微笑,婴儿看到妈妈,把好妈妈內摄,感到很温暖,再投射出去到外部妈妈,越看越温暖。再次內摄,再投射出去,不断叠加,内在客体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酝酿,慢慢形成。投射的实质是混淆了自体与客体的边界,是病理性或婴儿的幻想世界。投射的结果是不再接触真实的客体,同时会表现为自恋。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来自患者的投射。还有一种情况,会发生自体和客体部分混淆,这是指把自己坏的部分投射到对方,有现实的成分,也有自己投射的部分,混淆在一起,这种情况是产生于偏执分裂位向抑郁位转化的点上: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他的问题?进入混乱的同时,也带来希望,同时混乱也是很痛苦的,所以刚刚要过度到抑郁位,又马上退回来到偏执分裂位,但是退回来的位置与之前的已经不一样了。另一种情况是对理想化客体的过分依赖:指好的部分的过度投射,这在成人互动关系中也常常呈现,把内在好的东西投射出去,马上再內摄进来,就很依赖这个客体,这个人就是最重要的客体。这种情况下,内部好的东西不够,外部又没有足够资源,所以创造一个泡沫的好客体,来滋养自己,如果过度也会是精神病水平,因为现实感没有了。只有自我的感觉需要还在,没有发生与客体的融合,边界还在,才是健康的发展。
最后,我们进行一个总结。偏执分裂位的心理结构状态是:客体分裂为极好和极坏,两种类型的客体关系保持分离;迫害和理想化状态交替,如果出现一种状态,另一种状态已经被投射出去;随着客体分裂,自体同样分裂,坏自体和好自体保持分离;开始的时候自体很难被整合,之后自体和客体有部分混淆。因为偏执分裂位形成的客体关系是在生命极早期婴儿与乳房这个局部客体的关系,所以其客体关系类型是局部客体与局部客体关系。
作者简介
刘粹 医学硕士
精神科主任医师
北大六院综合二科主任